導(dǎo)讀: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江在今年的全國人大會議上提交建議,鑒于目前實行的第二代身份證已暴露出一些根本性缺陷,呼吁再次更新?lián)Q代,與時俱進(jìn)。
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江在今年的全國人大會議上提交建議,鑒于目前實行的第二代身份證已暴露出一些根本性缺陷,呼吁再次更新?lián)Q代,與時俱進(jìn)。(《檢察日報》3月28日)
對此建議,筆者頗以為然。
二代證的最大問題是無法杜絕偽造和冒用。從現(xiàn)實情況看,社會上不僅存在大量偽造、變造二代證的現(xiàn)象,而且也存在不少二代證丟失或被盜后的冒用情況,都嚴(yán)重擾亂了正常的社會管理,有的甚至給執(zhí)法機(jī)關(guān)和無辜公民帶來麻煩。這說明二代證存在著先天缺陷,即人證對應(yīng)不具有唯一性。
二代證比一代證雖然大大提高了防偽性能,但從其記載和存儲的信息看,只限于公民的姓名、性別、民族、出生日期、住址、公民身份證號碼、本人相片等信息,信息看起來很全,在本人正常使用的情況下,確實能夠起到證明居民身份的作用,但如果遇到非法使用尤其是被違法犯罪分子惡意利用時,二代證的上述信息就不足以起到防范作用,因為它缺乏能有效鑒別公民身份唯一性且不會發(fā)生改變的指紋、虹膜、DNA等公民生物特征信息,為偽造、變造、冒領(lǐng)、冒用居民身份證留下隱患。
另外,隨著政府社會服務(wù)功能的增強,與居民身份結(jié)合密切的重要事項,如社保、醫(yī)保、養(yǎng)老、入學(xué)就業(yè)、納稅、信用、通信上網(wǎng)、駕駛登記,都需要與居民身份證掛鉤,最好能實現(xiàn)一證通用,將所有信息存儲于身份證內(nèi),最大限度地避免多頭辦證、相互隔絕,既方便社會管理,也方便居民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的二代證除了上述先天缺陷并影響其實際功能發(fā)揮外,還有一些技術(shù)上的問題也受到社會各界詬病。比如,二代證正面使用“公民身份證號碼”字樣,而背面卻是“居民身份證”,用語很不嚴(yán)肅,也與《居民身份證法》不一致;重要信息分布在身份證的兩面,查驗、復(fù)印都不方便,由此造成復(fù)印紙張的巨大浪費。這些都是需要及時改進(jìn)。
另外,身份證增加指紋、虹膜、DNA等公民生物特征信息后,如何防止泄露和其他形式地侵犯公民個人隱私,即如何保證身份證信息的安全性,就成為制作、管理和查驗部門必須解決的重要課題。這一方面需要可靠的技術(shù)手段來加以解決,另一方面還需要公民個人信息保護(hù)立法的配套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