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記者4月9日從福建永定獲悉,永定縣將投入822萬元對閩西客家和紅色文化遺產進行數字化梳理,構筑“智慧旅游”綜合服務平臺,改變當下閩西紅色旅游和傳統(tǒng)民俗旅游的窘境。
記者4月9日從福建永定獲悉,永定縣將投入822萬元對閩西客家和紅色文化遺產進行數字化梳理,構筑“智慧旅游”綜合服務平臺,改變當下閩西紅色旅游和傳統(tǒng)民俗旅游的窘境。
位于福建西大門的永定縣是著名的“客家祖地”和“紅色搖籃”,客家和紅色文化旅游資源豐富。然而,“一張桌子一條凳,兩塊床板一盞燈,游客進門就轉身?!焙汀皩в伪痴b,旅客歌頌,資料相送?!眱墒状蛴驮娚鷦诱f明了當下紅色旅游和傳統(tǒng)民俗旅游的窘境。
為改變這一窘境,永定將啟動總投資822萬元的《閩西客家和紅色雙重文化遺產的數字化與文化旅游綜合服務》研究課題,系統(tǒng)收集整理閩西客家和紅色雙重文化遺產資源,實現數字化、可視化建模,進行立體重構和生動再現。
除針對永定自身資源之外,該課題將聯(lián)合23座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永定客家土樓、世界客家首府長汀客家文化遺存、客家祖地寧化石壁等客家文化遺產,以及分布在上杭、長汀、永定、連城縣的古田會議會址等24個國家和省級重點紅色旅游景點進行系統(tǒng)梳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構建以重點文化遺址、重大歷史事件和重要影響人物為鏈條的閩西革命歷史與客家文化的數字化資源庫和區(qū)域地理信息圖譜,全面系統(tǒng)挖掘整理閩西紅色和客家文化資源。
課題組還將從文化旅游的全產業(yè)鏈出發(fā),構筑數字化、可視化、網絡化、智能化為特征的文化內容綜合服務平臺,形成集中華文化遺產的數字化、創(chuàng)意設計與跨區(qū)域文化旅游綜合服務于一體的“智慧旅游”典型示范,為我國文化產業(yè)的發(fā)展與提升提供共性關鍵技術。
據悉,該項目現已列入“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文化科技創(chuàng)新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