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計算點亮智慧城市
2011-09-19 08:41 機房360
導讀:城市化的腳步越來越快。2008年,全世界居住在城市的人口超過了農村。到2050年,將有70%的居民居住在城市。城市越來越大,人口越來越多,能源消耗激增、醫(yī)療資源日益緊缺、道路交通愈來愈擁擠,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如何應對這些挑戰(zhàn)?
城市化的腳步越來越快。2008年,全世界居住在城市的人口超過了農村。到2050年,將有70%的居民居住在城市。城市越來越大,人口越來越多,能源消耗激增、醫(yī)療資源日益緊缺、道路交通愈來愈擁擠,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如何應對這些挑戰(zhàn)?日前在寧波召開的“智慧城市發(fā)展高峰論壇”試圖給出答案。與會專家認為,人可以“聰明”地讓城市“智慧”起來,用信息化把城市“裝扮”得更美好。
飄在城市上空的“云”
智慧城市推動云計算落地,云計算給城市插上“智慧”的翅膀。
政府是主導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力量,從“政府云”到“城市云”,城市上空“彩云朵朵”。新加坡資訊通信發(fā)展管理局(IDA)國際總裁謝勁松介紹說,為建設智慧城市和智慧國家,新加坡早在2006年就提出了“智慧國2015”計劃。根據該計劃,新加坡政府將投資40億新元,希望實現(xiàn)“利用無處不在的ICT技術將新加坡打造成一個智能化的國家、全球化的城市”這樣一個愿景。
智慧城市推動云計算落地,反過來說,云計算給城市插上“智慧”的翅膀。浪潮集團董事長兼CEO孫丕恕談到,推動城市進步的主要動力是政府,只有政府“智慧”了,才能推動智慧城市的建設。他說,中國的政府是“矩陣”式管理,條塊分割,又緊密相連。從個人、企業(yè)、公共資源等政府管理和服務的對象角度來看,各部門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所以,政府信息化的核心是一體化。
孫丕恕進而認為,依托云計算、物聯(lián)網等新興技術,以信息技術高度集成、信息資源綜合應用為主要手段,加快推進政府信息化,是建設智慧城市的基礎。“政府是云計算建設的主要推動力,因為政府積累的大量數據,能強有力推動云計算落地。行業(yè)云是當今市場的熱點,能實現(xiàn)行業(yè)數據的“活化”,推動公共服務。所以,政府信息化建設是一個典型的行業(yè)云?!彼f。記者了解到,近年來,浪潮為100多個地市政府提供了信息化服務,在食品安全、水利、工商、民政、質監(jiān)等領域提供了多個基于云計算的解決方案。
中國工程院常務副院長潘云鶴院士說,移動終端設備和云計算的發(fā)展給智慧城市建設帶來新的動力。同時,智慧城市建設將伴隨我們走向智能2.0時代。下一代人工智能技術與網絡、數據中心結合在一起,將發(fā)展出新的智能化方式,人們在“智慧城市”的“智慧生活”將更加豐富多彩。
總之,“從新加坡的經驗來看,智慧城市建設需要政府的政策扶持、企業(yè)的投入、項目的實用性?!敝x勁松說。
亟待整合信息資源
城市的各個領域之間是一種網狀關系,是“相互依賴的”。
智慧城市需要各方協(xié)力推進,更需要注重整合相關信息資源。全國政協(xié)常委、致公黨中央常務副主席王欽敏強調說,智慧城市建設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做好信息化整體規(guī)劃非常重要,包括對技術標準的把握,對系統(tǒng)運行的維護,對商業(yè)、服務模式的建立和完善等。他在論壇演講中指出,現(xiàn)階段智慧城市建設要高度重視信息的整合、挖掘與再應用。比如人事、公安、財政等部門的數據進行交換后,就可以開發(fā)一個應用系統(tǒng),如果跟社保部門的數據結合起來,那就將覆蓋到企業(yè)和社會,這些數據可以說是“金山銀山”。同樣,醫(yī)療救助、自然災害等也可以實現(xiàn)數據交換整合,為預測和決策提供有力的智慧參考,從而提升政府的行政能力。
美中綠色能源促進會主席吳錫九認為,智慧城市建設涉及到各個方面,如智能電網,它是互聯(lián)網信息技術和電網的結合;綠色信息革命,包括物聯(lián)網、云計算和移動計算;智能交通;綠色節(jié)能建筑與生態(tài)城鎮(zhèn)等。這些方面不是相互割裂的,信息的共享和平臺化運作十分必要。
潘云鶴院士在談到未來信息社會的走向時說,“開放互動化”與“嵌入式、集中式”都說明了信息的整合趨勢。他認為,城市的各個領域之間是一種網狀關系,是“交錯和相互依賴的”。城市中的各種智能系統(tǒng),比如智慧醫(yī)療、智慧交通、智慧建筑等,都將從一維結構拓展到兩維甚至多維的結構,這也離不開整合。
“建設智慧城市給市長提出新的課題,他的視野要處于高層次的全球性關系和高維度關系上。他要關注網絡中的各種流動,要分析研究信息流、資金流、物資流、能量流、人才流,把握城市發(fā)展的全局。全局觀就是一種整合觀。”潘云鶴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