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近兩年來,三大運營商紛紛與商業(yè)銀行和手機廠商合作,推出基于NFC技術的手機近場支付產品。專家指出,隨著各方力量加入,未來幾年,我國手機近場支付產業(yè)或迎來爆發(fā)式增長。 隨著智能手機的發(fā)展和普及,手機移動支付也越來越廣為人們所熟悉,NFC也逐漸成為智能手機的標配。
多方發(fā)力近場支付 產業(yè)迎來爆發(fā)式增長
近兩年來,三大運營商紛紛與商業(yè)銀行和手機廠商合作,推出基于NFC技術的手機近場支付產品。專家指出,隨著各方力量加入,未來幾年,我國手機近場支付產業(yè)或迎來爆發(fā)式增長。
NFC是一種短距離的無線通信技術,允許電子設備之間進行非接觸式點對點數據傳輸。通過NFC功能我們可以實現數據交換以及手機支付,即通過手機來完成原本屬于銀行卡、公交卡、加油卡、購物卡的消費功能。
據悉,以谷歌電子錢包為代表的“碰觸式”支付方式是目前基于近距離通信技術的近場支付的代表性產品。消費者可以將手機本身當作銀行卡、公交卡等,在付款時“碰一下”支付設備,無需任何密碼,便可完成支付。簡單、便捷的支付手段受到廣大消費者的熱烈歡迎。因此近年來無論是運營商、金融系統還是手機廠商都一致看好NFC支付技術的發(fā)展空間。
去年底,中國聯通與招商銀行聯合推出了基于NFC技術的手機近場支付產品,“聯通招行手機錢包”。
緊接著今年2月和4月,中國移動分別與中國銀聯、光大銀行聯合推出手機錢包業(yè)務,并稱年內將發(fā)展300萬手機錢包用戶。
與此同時,中國電信總經理王曉初也對外宣稱,2013年中國電信將與銀行合作采用NFC-SWP方案推出電子錢包,將規(guī)模投放NFC-SIM卡,并啟動終端定制。
NFC將成智能手機的標配
隨著智能手機的發(fā)展和普及,手機移動支付也越來越廣為人們所熟悉,NFC也逐漸成為智能手機的標配。借勢智能手機的發(fā)展和日益普及,NFC得到越來越多的認可。有國際機構研究預計,到2013年末支持NFC技術的手機銷量將達8億臺,全球每5部手機中就有1部NFC手機。
自2007年諾基亞手機的NFC技術商用掀起了移動支付的熱潮以來,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和物聯網的快速發(fā)展,作為物聯網典型應用的NFC技術也正受到越來越多的手機廠商和操作系統平臺的關注。2010年12月,谷歌便宣布新版便攜設備軟件平臺“Android 2.3”支持NFC,并且在該公司的智能手機“Nexus S”中嵌入了NFC功能。谷歌還表示,未來所有Android手機將內置NFC芯片。
事實上,看好NFC的并非谷歌一家。黑莓、索尼愛立信、三星、HTC、魅族等智能手機行業(yè)的梟雄也都在密切關注著NFC。
與此同時,近期國內多個品牌相繼推出具備NFC功能的手機,如OPPO的find 5、小米的2A等。此外,中興、華為等傳統手機廠商均計劃在新款手機上使用NFC技術。據預計,2013年我國兼容NFC的手機出貨量將達2.85億部,全球有1/3的NFC手機將為中國制造。
美國市場研究機構ABI Research預計,NFC移動支付市場規(guī)模將在2016年突破1000億美元的大關,2017年更是達到1910億美元。
“未來大部分智能手機將內置NFC芯片,NFC將成為智能手機的新賣點。”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院專家侯自強日前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第三方應用開放的產業(yè)鏈已開始形成,NFC將成為智能手機的標配。
(物聯網世界網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