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

技術

物聯網世界 >> 物聯網新聞 >> 物聯網熱點新聞
企業(yè)注冊個人注冊登錄

智慧城市是物聯網架構“新世界”

2013-12-19 09:17 中關村在線

導讀:在物聯網及新一代資訊技術的推動下,在一個無縫銜接、人機界面友好的狀態(tài)下,智慧城市才真正有可能實現。我們生活中有很多物聯網應用的例子。從智慧家居、智慧醫(yī)療與養(yǎng)老、智慧電網,到智慧的交通管理、城市管理、物流管理,物聯網在居民城市生活的各個方面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全球資訊化發(fā)展分為叁次浪潮,第一次是以資訊處理為核心的個人電腦時代;第二次是以資訊傳輸為核心的互聯網時代;第三次則就是現在的以資訊獲取為核心的物聯網時代。

  資訊技術一直都是提升國際競爭力的關鍵領域。以物聯網為代表的新一代資訊技術的競爭中,中國的狀況既樂觀又令人擔憂。物聯網可以分為四層架構:應用層,系統(tǒng)層,模組層以及元器件,這實際上就是產業(yè)鏈不同的組成部分。在它的最高端,也就是最靠近用戶的這一端,有很多知名的企業(yè),比如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通信領域的叁大巨頭。

  中國人能自己經營資訊產業(yè)是非常值得自豪的。這些運營商使用的設施從哪裡來呢?是從製造方購買的,我們中國也有幾個知名企業(yè),比如華為、中興,他們的產品也延伸到世界的各個角落,所以在系統(tǒng)層,中國也已經在世界佔有一席之地。但是到了模組層及元器件層我們就會發(fā)現,中國本土的領頭企業(yè)十分缺乏。元器件就相當于電腦的CPU,是資訊產業(yè)的核心技術,卻一直被美、日等發(fā)達國家的企業(yè)所把持,所以缺乏關鍵技術的獨立自主產權是限制中國物聯網發(fā)展的關鍵因素之一。

  開發(fā)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一代核心技術有兩種來源,一是市場驅動,由市場中出現的問題產生出解決問題的創(chuàng)新方案;二是在進行市場調研的基礎上,瞄準某些前沿科技,產生塬創(chuàng)性的技術方案。中國之前的問題,一是只單純引進成熟的技術,當此技術過時后就不得不再去引進更新的技術,缺乏自我創(chuàng)新和技術的延續(xù);二是只研究國外先進技術本身,卻不與中國的需求相結合,因此一些技術研究成果并不能在中國本土落地,轉化成產業(yè)。建設智慧城市一定不能再走這樣的路子,要把握契機進入核心技術領域,而現在,就是一個機遇。

  為什么這么說呢?1965年,世界出現大型電腦;1980年,出現蘋果電腦;1995年,形成互聯網與移動通信網;基本上是以15年為一個週期,那么在2010年,正好是現在這個時代,一項新的技術(物聯網)很可能成形。所以把握這個重大契機、就有可能出現中國的英特爾,中國的IBM、中國的蘋果。

  物聯網是一個非常寬泛的概念,涉及電腦、涉及人、涉及各種各樣的物體,在不同的時間點進行互聯互通。物聯網也是一個不斷發(fā)展的概念,一開始的物聯網主要是指一些基礎設施的連通,現在認為,物聯網就是要任何物體在任何時間無所不在的互聯互通。那么物聯網未來的發(fā)展趨向呢?應該是一個非常友善的,乃至于無縫的人機界面。

  自2009年8月時任國家總理溫家寶提出“感知中國”以來,物聯網在中國受到了全社會極大的關注,2010年,國務院印發(fā)《關于加快培育發(fā)展戰(zhàn)略性新興產業(yè)的決定》。什么叫戰(zhàn)略性新興產業(yè),我的理解就是對國計民生有重大促進的產業(yè),就是說這塊事情如果不做,就可能會對國家未來的競爭能力產生消極影響。其中就包括物聯網與云計算等新一代資訊技術。

  在物聯網及新一代資訊技術的推動下,在一個無縫銜接、人機界面友好的狀態(tài)下,智慧城市才真正有可能實現。我們生活中有很多物聯網應用的例子。從智慧家居、智慧醫(yī)療與養(yǎng)老、智慧電網,到智慧的交通管理、城市管理、物流管理,物聯網在居民城市生活的各個方面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比如說,在社會停車場的車位上安裝無線感測器,車輛只要停在車位元上,系統(tǒng)就能感知,并把資訊通過專門的客服電話或手機用戶端傳遞給用戶,這樣,人們駕車出門前就可提前瞭解哪裡有空車位元,甚至獲得預約服務。使用者泊車后,系統(tǒng)也可以根據停車時長精確收費。

  總之,物聯網時代會使社會生活及城市管理各方面都發(fā)生革命性的變化。射頻識別、無線傳感、行業(yè)應用軟體等,都是物聯網不同層次的核心技術,需要我們瞭解、研發(f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