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在平板電腦之后,穿戴設備和穿戴APP,成為移動計算的下一個熱點“戰(zhàn)場”。而到目前為止,穿戴設備市場,尚未爆出驚天并購大案。不過,據(jù)硅谷媒體報道,最近硅谷已經有不止一個消息來源稱,谷歌有可能收購智能手環(huán)和藍牙耳機生產商Jawbone。
在平板電腦之后,穿戴設備和穿戴APP,成為移動計算的下一個熱點“戰(zhàn)場”。而到目前為止,穿戴設備市場,尚未爆出驚天并購大案。不過,據(jù)硅谷媒體報道,最近硅谷已經有不止一個消息來源稱,谷歌有可能收購智能手環(huán)和藍牙耳機生產商Jawbone。
不過,這一事件目前還只是在傳言階段,據(jù)稱,Jawbone的公司估值在幾十億美元左右。硅谷媒體稱,Jawbone的并購交易,看上去受到了最近的幾次智能設備大型并購的影響。
在此之前,谷歌斥資32億美元,收購了智能家居設備(比如家庭煙霧探測器、恒溫器)制造商Nest。此外,社交網絡巨頭Facebook,也斥資20億美元,在一個“十分遙遠”的領域,收購了虛擬現(xiàn)實頭盔廠商OculusRift。另外,多家媒體已經爆料,蘋果計劃斥資32億美元,收購耳機制造商Beats電子公司,收購交易最早在下周對外宣布。
硅谷媒體稱,有關Jawbone的收購傳聞,不僅僅涉及谷歌一家收購方,還有其他的科技大公司。另外,Jawbone的收購傳聞,并不出乎意料,所有關注新科技的人都知道,穿戴計算,目前已經成為互聯(lián)網公司角逐的一個新領域。而在這個新興行業(yè)中,Jawbone依靠智能手環(huán)等產品,具有一定優(yōu)勢地位。
另外,Jawbone成立到現(xiàn)在已經有了15年時間,對于公司投資人和創(chuàng)建者而言,眼下的穿戴設備熱潮是一個上佳的退出時機,投資人也將獲得一筆回報。
在成功收購Nest之后,谷歌已經將穿戴設備業(yè)務交給了Nest的創(chuàng)始人、號稱“iPod之父”的TonyFadell打理。據(jù)硅谷行業(yè)內的說法,此人和Jawbone的首席執(zhí)行官Hosain-Rahman有著不錯的私交。不過,Jawbone的產品線和技術團隊,是否能夠融合到谷歌的穿戴業(yè)務框架中,還不得而知。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專門研發(fā)奇思異想項目的谷歌X實驗室,也有團隊專職從事穿戴設備的研發(fā),代表作品就是大名鼎鼎的谷歌眼鏡,因此Jawbone業(yè)務是否谷歌X重疊,將影響到交易成功的可能性。
谷歌眼鏡目前仍在大規(guī)模試用階段,一般認為適合科技發(fā)燒友的群體,硅谷的許多酒吧等商業(yè)場所,甚至禁止顧客佩戴谷歌眼鏡進入,因為擔心客人利用眼睛拍攝他人隱私。在穿戴設備市場,谷歌需要更豐富的產品線,而Jawbone擅長的智能手環(huán),將對谷歌形成良好的彌補。
對于蘋果而言,其外部并購的興趣遠遠弱于其他科技公司,另外之前已經有消息稱谷歌構建了團隊,開發(fā)智能表等設備,因此蘋果可能更傾向于通過自力更生的方式,涉足穿戴設備領域。
微軟是剩下的另外一個巨頭,從推出Surface平板電腦,到升級新版Xbox游戲機,到斥巨資收購諾基亞手機業(yè)務,微軟在硬件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不過媒體指出,Jawbone的手環(huán)和藍牙耳機、揚聲器,和微軟的硬件戰(zhàn)略契合度較低,再加上微軟的股東在決策上的影響力相當活躍,因此微軟并購Jawbone的可能性并不大。
今年2月份,Jawbone曾經融資2.5億美元,當時公司估值為33億美元,投資者包括安德森霍洛維茨公司、KhoslaVentures、Kleiner Perkins和紅杉資本等風投公司,以及俄羅斯科技投資大亨米爾納和德國電信等投資者。